96 年度 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詳細
內容 | 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與經濟持續發展,如何穩定石油及天然氣來源,政府運用石油基金除了政府安全儲油外,更鼓勵國內石油業者在國內、外找尋新油氣田,以掌握更豐富之自有油氣資源。 依據「石油管理法」第36條,石油基金用途之一為石油開發技術之研究發展。石油基金目前每年度編列約新台幣1億元供作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為使該業務順利推動,已於91年2月18日公告「石油基金獎勵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申請作業要點」,並於93年9月1日公告「94至97年度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目標與方向」,內容包括探勘技術研究、開發技術研究、生產及綜合技術研究等三大項目。 經濟部能源署依公開審查作業程序,同意補助中油公司及台塑石化公司,執行96年度12項研究發展補助計畫,包括: (1)非洲油氣潛能評估-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及鄰近地區 (2)澳洲西部海域Carnarvon盆地油氣評估 (3)澳洲Otway盆地及Vulcan次盆地北段地球化學及盆地模擬研究 (4)澳洲南部海域Bight盆地Ceduna及Recherche次盆地油氣評估 (5)台灣竹苗區內麓山帶油氣移聚機制研究 (6)台灣西北部外麓山帶油廚系統研究 (7)台灣西南部層序地層架構與油氣封閉分析研究 (8)三分量垂直震測剖面(VSP)之研究 (9)氣田低壓增產技術可行性研究 (10)天然氣井油管防蝕技術研究 (11)美國新墨西哥州Morrow 礦區東部儲氣構造電腦模擬及工程經濟評估研究 (12裂隙型複雜儲油氣層之整合式模擬與注氣增產技術之研究 各項研究發展計畫著重於進行有系統的研發工作,以任務導向整合研究,並進行開發或引進新技術及培養國內探採研發新人才。中油公司及台塑石化公司之研究團隊經過一年來之努力,共投入人力約85人年,使12項補助計畫具有可觀的成果。 前述12項石油開發技術研發成果之效益,包括: (1)建立北非及中非地區詳細的區域性地質架構及盆地演化模式。充份掌握不同年代盆地轉換之模式及生油岩的儲聚時序模式,協助尋找不同類型之油氣儲集構造。 (2)對澳洲政府開放Carnarvon盆地投標的礦區進行研究,擇優建議參與投標。對擬標購或投資的礦區進行細部研究,作為談判的技術支撐與投資依據。 (3)由生油岩潛能資料配合構造特性,推測油氣生成後移棲的可能方向,可提供Vulcan次盆地西北部Cartier地槽及其鄰近區域未來油氣探勘評估之資訊。並完成Morum次盆地油氣生成時序與數量及其探勘潛能之可行性,降低探勘風險,提高地質成功機率。 (4)對西南澳Bight盆地Ceduna及Recherche次盆地有利礦區之投標決策及取得。 (5)針對台灣竹苗區內麓山帶油氣移聚機制進行研究,建立二維及三維地下複雜構造、地球化學和儲集岩特性之整合模型;並提出目標地區最佳之鑽探井位建議。 (6)建立台灣西北部關鍵時刻生排移聚系統的機制與模式,並釐清台灣西北部盆地油氣來源。 (7)建立台灣西南部層序地層架構與油氣封閉分析研究,提升封閉構造探勘及評估技術,提供鑽探地層封閉井位重要參考 (8)改善傳統P波在斷層帶或複雜構造等區之無反射現象,精確勾勒出井孔附近地區地下儲油氣層的構造和形貌。 (9)氣田低壓增產技術可行性研究,提昇國內油層模擬之成份模式模擬技術,建立油氣田生產末期,採降壓增加油氣採收效益之評估技術。 (10)進行天然氣井油管防蝕技術研究,避免因注入防蝕劑後伴產水無法處理而使天然氣井停產。 (11)建立A 目標區之流動導向地質模型,並發展儲油氣層現代隨機電腦模擬技術,並可將之應用於世界眾多之低滲透率儲氣層。 (12)開發裂隙型複雜儲層之地質、地球物理與石油工程整合式特性描述技術。並藉由地質力學理論結合裂隙特徵研究之井孔影像測井與3D 震測技術,獲得更多的裂隙與斷層模型的限制條件。 |
備註 | |
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