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業管理資訊系統首頁圖片
系統將於 秒後自動登出
瀏覽人數:

107 年度 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詳細

內容
為求石油及天然氣之供給來源穩定,確保供需均衡,兼顧國家能源安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石油基金除政府安全儲油外,更鼓勵國內石油業者,針對石油開發技術持續不斷創新與精進,並應用於國內、外尋求新油氣田及增加油氣產量,以確保我國油氣多元自主來源。

依據「石油管理法」第36條,石油基金用途之一為石油開發技術之研究發展。為使該業務順利推動,於105年5月17日公告「106至109年度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目標與方向」,內容包括探勘技術研究、開發技術研究、生產及綜合技術研究等三大項,並於107年3月9日公告修正「石油基金獎勵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申請作業要點」,鼓勵業者進行產學合作,培育石油探採相關領域專業人才。  
  
石油基金107年度編列新臺幣7,000萬元預算,鼓勵國內業者進行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經濟部能源署依公開審查作業程序,107年度同意補助台灣中油公司及台塑石化公司執行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共8案,分別為:
(1)出磺坑及八卦力構造裂隙分布型態與油氣藏相關性研究    
(2)墨西哥盆地石油系統及油氣潛能研究    
(3)F構造油層模擬與周邊油氣聯合開發可行性研究  
(4)台灣陸上老礦區淺地層油氣潛能評估─牛山、凍仔腳及中崙地區  
(5)打鹿頁岩於錦水氣田及三湖構造油氣潛能評估  
(6)高屏外海油氣潛能評估  
(7)鐵砧山氣田生產營運管理研究    
(8)美國阿拉巴馬州碳酸鹽岩礦區地質建模及二級採收評估    
	
上述各項研究發展計畫持續進行油氣探勘之相關整合研究,及系統性開發或引進新技術,將石油探採技術及實務經驗深耕於國內,進而培育國內探勘研發人才,厚實研發能量。研究團隊經過一年之努力,共投入人力約76.75人年,8項計畫皆具豐碩成果和研發效益,茲摘述各計畫成果如下:
(1)完成出磺坑與八卦力地區井下地層對比及岩性資料分析,包含岩石地層對比、電測資料數化、超微化石生物地層分析等;完成各產層地質剖面建構與修正;整合地質圖、繪製新版地質剖面、以岩石力學特性重新分層、分析天然氣與穩定碳同位素組成以探討裂隙發育;完成儲集特性、沉積相及生產資料分析等,以尋求出磺坑地區油氣增值潛能區與推估八卦力地區條件資源量。
(2)完成墨西哥之大地構造演化及成藏組合分析研究,包含Burgos、Tampico-Misantla、Vercacruz、Sureste等盆地之演化與構造發育、生儲蓋封、油氣生成與移棲研究,以做為爭取該國探勘礦區讓入機會之依據。
(3)進行F礦區及鄰近高屏外海油氣潛能之聯合開發生產可行性評估,包含三維測勘區地層孔隙壓力預測、資源量與蘊藏量生產模擬,及鄰近礦區油氣潛能與蘊藏量評估,作為後續探勘活動及未來油氣田聯合開發決策之參考。
(4)彙整鑽井資料完成牛山礦場之構造與地層分析,並將成果用於牛山氣田之三維儲集層建模;完成牛山、凍仔腳及中崙地區目標層之地質調查、生油岩評估及繪製三維地下構造圖並進行油層生產模擬;應用大地電磁與垂直電測測勘反演之地層真電阻資料,建立淺地層油氣探勘方法,以投入開發台灣陸上老礦區之非傳統油氣資源。
(5)利用探井及震測資料完成合成震波比對,建立錦水頁岩及桂竹林層之反射訊號特徵,並結合地表地質及震測解釋,完成打鹿頁岩及北寮砂岩之構造圖;完成打鹿頁岩層序地層分析,定出錦水第13層中存在一層序界面;整合構造圖及層序地層分析完成三維網格儲集岩建模,以做為未來油氣生產規劃使用。
(6)蒐集高屏外海歷年探勘資料整併入Petrel震測解釋軟體,完成全區域斷層解釋與三維震測區域層位解釋,利用變更均方根振幅屬性估算砂體分布、水道面積等以做為後續油氣評估之參考;完成生油岩地質模式建立及相關岩心與岩屑生油岩評估,並加強探討研究區域莫荷不連續面深度與熱流對油氣生成之影響。
(7)應用新注氣井鑽後地質及工程報告,建立鐵砧山氣田新地質模式,並以靜態地質模式評估原始氣體埋藏量;利用RST電測工具測量各井含氣與含水飽和度變化之相對位置,以了解目前儲氣窖水氣界面可能範圍,並更新儲氣窖各井靜壓、生產與注氣量及氣田之總產氣與總注氣量。
(8)完成建構美國阿拉巴馬州B礦區S碳酸鹽岩地質模型、儲集層與油氣特性數值模型及油氣歷史產量與壓力擬合,以評估B礦區可執行之加密鑽井與二級採油設計,並提供最佳開發與增產方案予經營人,提高礦區產量並優化經濟效益。  
備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