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業管理資訊系統首頁圖片
系統將於 秒後自動登出
瀏覽人數:

109 年度 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詳細

內容
石油基金109年度編列新臺幣7,500萬元預算,鼓勵國內石油業者進行石油開發技術  研究發展。經濟部能源署依公開審查作業程序,109年度同意補助台灣中油公司及台  
塑石化公司執行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共8案,分別為:  

(一) 出磺坑氣田主要產層增產潛能評估研究  
(二) 台灣南部地層有機相與油氣來源  
(三) 查德礦區M區塊地質模型更新  
(四) 中東札格羅斯褶皺帶與台灣西部麓山帶探勘標的比較  
(五) 凝結油及天然氣組成成份分析技術與石油探勘上應用  
(六) 查德Oryx礦區採油工程技術研究  
(七) 碳酸鹽岩研究應用於阿布達比礦區  
(八) 應用多重屬性機器學習於碳酸鹽岩儲集層特性描述    

各計畫摘要如下:  
(一) 出磺坑氣田主要產層增產潛能評估研究-本計畫之目的為解決生產井減/停產問  
題及評估主要產層低壓生產潛能,研究成果顯示目前雖有許多生產井面臨液體聚積  
的問題,導致產能下降,但其仍具增產潛力,若能盡早引進氣井除液技術,將有助  
於提升產能並延長生產年限。此外,主要產層剩餘埋藏量仍豐沛,啟用低壓生產有  
望提升氣田整體採收率。    

(二) 台灣南部地層有機相與油氣來源-本計畫之目的為藉由探討台灣南部不同時期  
地層之沉積環境,以及相關的有機相分布與演化,進而描繪台灣南部生油岩之時空  
分布,並探討可能存在之石油系統。整體而言,古近紀與早期中新世地層的生油潛  
能較高,大致在現今西部麓山帶東側,或是北港高區局部區域有較佳生油潛能。    

(三) 查德礦區M區塊地質模型更新-本計畫藉由既有之探勘資料及近期新鑽探佐證  
與生產井的結果,經由多礦物組成分析、岩石物理模擬、類神經網路模擬橫波、岩  
石物理模板等井測資料分析等方法,進行滾動式更新地質模式。並搭配探勘資料庫  
設計與建立,以增加油藏量評估的可信度,結果可作為查德礦區生產開發與探勘永  
續經營方針訂定之重要依據。    

(四) 中東札格羅斯褶皺帶與台灣西部麓山帶探勘標的比較─根據本計畫蒐集之札格  
羅斯褶皺帶長地質剖面資料與回復過程,可得知區域構造型態之特性與差異,以及  
斷層與摺皺等構造在時序上之變化。根據石油系統的研究,札格羅斯褶皺帶探勘標  
的類型主要以碳酸鹽岩為儲集層與以背斜構造為封閉型態。透過與台灣西部麓山帶  
之比較,麓山帶打鹿頁岩中之石灰岩,可為未來之可探目標;而探勘標的分布狀況  
之部分則可於西部麓山帶往變形前緣方向尋找變形承度較小之背斜構造封閉。    

(五) 凝結油及天然氣組成成份分析技術與石油探勘上應用-本計畫針對台灣陸海域  
曾鑽獲或已開發生產之礦區油氣藏,蒐集及統整歷年油氣樣品物性、地化特性分析  
數據,建置便利資料保存、查詢、展示之平台;引進全台首見的凝結油全二維氣相  
層析方法,解決一般組成份分析方法需經多次分離方能解析之成份特性;並結合資  
料庫及新舊方法數據,嘗試運用多變量統計,發展台灣油氣藏產狀評估、成熟度、  
沉積環境判識、移棲來源對比的新探勘解釋方法,進而提升實地應用效益與應變能  
力,輔助探勘及鑽井過程即時決策。    

(六) 查德Oryx礦區採油工程技術研究-本研究以查德Oryx礦區之構造為基礎,進行  
相關生產開發工程規劃,以完成採油工程研究工作,包含:礦區背景資料蒐集分析  
與研討、生產井產能特性分析、生產井完井和人工舉升設計、生產設備與輸送管線  
之規劃與評估及生產開發優化綜合評估。    

(七) 碳酸鹽岩研究應用於阿布達比礦區-本計畫以108年「中東Rub al Khali盆地之  
石油系統及油氣潛能研究」計畫之研究成果為依據,透過震測解釋、井測、震波逆  
推等分析,整合地物、地質分析結果,建立碳酸鹽岩油氣評估技術並瞭解其石油系  
統,預測儲集岩分布,尋找可能儲油氣構造,提供該礦區或中東地區其他礦區投標  
或讓入之參考。
備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