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業管理資訊系統首頁圖片
系統將於 秒後自動登出
瀏覽人數:

110 年度 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詳細

內容
   石油基金110年度編列新臺幣7,300萬元預算,鼓勵國內石油業者進行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經濟部能源署依公開審查作業程序,110年度同意補助台灣中油公司及台塑石化公司執行石油開發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共9案,分別為:  (一) 台灣西南海域新近紀沉積環境研究  (二) 查德礦區加密鑽井生產技術建立與應用  (三) 生油岩地化特性及探勘之應用  (四) 尼日S油田生產資料庫建置及大數據分析  (五) 應用震測解釋分析台灣中油-哈斯基合作礦區可探構造  (六) 澳洲西北海域Roebuck盆地探勘潛力研究  (七) 生物指標化合物及穩定同位素在石油探勘中的整合與應用  (八) 天然氣管線受高壓交流電干擾程度調查改善-第一階段  (九) 非傳統天然氣藏儲量評估與開發效益優化研究-以美國北路州Haynesville Shale為例    各計畫成果摘要說明如下  (一)完成新近紀之沉積環境重建,包含早中新世、中-晚中新世、上新世時期,共3 張沉積環境圖,分別在盆地不同位置指出扇三角洲、水道、斜坡扇、濁流扇等具儲集岩潛力之砂體發育,特別是在深水區低水位體系域內沉積的儲集岩,因為這些儲集岩通常規模較大、品質較佳。以上可做為未來在油氣探勘上尋找儲集岩之參考,或進一步進行在儲集岩有利相帶內尋找可能之油氣封閉構造。    (二)完成三構造之油層模擬初始化及歷史擬合,透過地質模式更新 /建立及數值模式初始化設定,進行各生產構造之靜態地質原始埋藏量 (STOIIP)之評估計算,並透過三構造數值模式之生產井 DST測試及生產資料歷史擬合,以提供具代表性之數值模式進行生產情境預測。    (三)本研究使用台南盆地45筆油樣、52筆岩樣,合計共97筆生物指標圖譜,分別將油樣分成4類、岩樣分成7類進行圖譜辨識與機器學習。將圖譜資料數化後,重新處理資料,並以支援向量機進行訓練。模型分類結果顯示以具備較多樣品訓練的類型具有較佳的辨識結果。    (四)因現階段油層模擬的參考價值降低,本研 究提出整合型分析技術,可以將短時高頻 PTA 與長時低頻 RTA作整合分析,避免僅利用PTA分析可能有的非唯一解問題, 透過兩種資料性質可以提高單井模式的正確性。除了應用在本研究的三口案例井分析外也成功應用於查德礦區的生產井分析中。    (五)完成研究目標2,400平方公里的漸新統與中新統頂部震測解釋工作,並根據解釋結果繪製兩地層之構造圖,涵蓋範圍為2,094平方公里。本研究解釋密度除所定之每40條沿線與交會線外,局部區域視解釋需求函密為每30條沿線與每40條交會線,被動大陸邊緣正斷層處更是提升至每30條沿線與20條交會線。    (六)利用彙整完成之 361項破壞性分 析報告,以及 6口井之岩性描述、井測數據及生物地層數據,完成 6口井井下地層分析、地層劃分及地層對比工作。  Roebuck盆地鑽井的有機地球化學資料分析潛在生油岩特性之結果顯示,在Roebuck盆地的三個主要區域單元中,以Bedout次盆地的生烴潛能最好, Rowley次盆地次之,而 Bedout高區則較前兩區域差。    (七)本研究建立原油組成碳氫化合物分析程序,據此完成原油之管柱分離提供後續 氣相層析質譜及穩定同位素分析。  藉由整體同位素及特定分子化合物之碳氫同位素初步結果可發現大多數油樣有明顯的地域性差異。而整體氫同位素比碳同位素更適合作為陸海相沈積環境之指標。  原油生物指標化合物及穩定同位素結果進行對比,對於原油來源及沈積環境之論述具一致性。    (八)本研究進行可能受干擾管線低頻管線電磁強度量測。完成桃園供氣中心大潭線及大溪八德線交流電壓及防蝕電位時間趨勢量測;  完成交流電壓值接近4V(DTA-TS-12至DTA-TS-30)之大潭線及超過4V之大溪八德線(DB-TS-02至DB-TS-T26)交流電壓及防蝕電位全區段量測,標定影響區段;完成大潭線及大溪八德線受高壓交流電干擾的解析;完成大溪八德線受干擾後排流系統測試研究;完成大溪八德線受干擾後,以現有陰極防蝕提升負載之評估研究。    (九)了解頁岩氣數值模擬可以在缺乏微震測資料時,仍粗略推估液裂裂隙 長度與寬度。作為避免後續開發其他井位時發生裂隙干擾現象依據。此外也利用數值模擬完成各種天然氣價之不同開發方式之優劣。數值模擬能做到單一鑽井單元規畫。進而協助公司鎖定高產率之地點進行投資,並研擬不同區域的最佳完井設計與開發方式。  透過實際開採成本估算與不同天然氣價格銷售模型,成功找出單一鑽井單元之最佳布井間距與鑽井時序。不僅能於天然氣價格較高時帶來最大利潤,也提供天然氣低價時公司開發策略,以減少礦區價值損失,穩定公司獲利。  
備註
附件